重德务实 自律自强
 首页 | 学院概况 | 师资队伍 | 人才培养 | 团学工作 | 招生就业 | 党群工作 | 校友风采 | 科学研究 | 学院文件 
当前位置: 首页>>学院新闻>>学院新闻>>正文
法韵木棉送爱下乡,助力共富法治先行
2025-04-10 17:45 丁正权 翟娅丽 

在攀枝花市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的关键节点,法治力量正成为推动社会公平正义、赋能经济发展、守护民生福祉的核心引擎。攀枝花学院法学院积极响应时代召唤,以"法治共富"理念为引领,连续三年深入米易县得石镇小学开展"法韵木棉·送爱下乡"志愿活动,在乡村儿童心中播撒法治种子,为试验区建设注入温暖底色。

4月9日清晨,法学院分团委志愿者携带爱心物资抵达校园。趣味问答环节率先破冰,志愿者精心设计的生活常识、法律启蒙问题等如同钥匙般开启孩子们的好奇心,奖品激励与知识传递相得益彰,在欢声笑语中完成法治启蒙。

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,不仅丰富了乡村儿童课余生活,更为后续深度普法筑牢认知基础。

阳光下的互动时光成为志愿者与孩子们互动的窗口。篮球场上跃动的身影、乒乓球案前专注的神情、跳绳间飞扬的笑声,交织成温暖的画面。志愿者为女孩编辫子的温柔瞬间,让法治教育超越法律条文,升华为可触摸的善意。这种情感链接正是共同富裕精神内核的生动注脚——物质丰盈与精神富足的协同共进。

课堂普法环节精准对接儿童需求。志愿者将交通安全、校园安全、未成年人保护等法律知识转化为互动游戏,用情景模拟破解抽象法条,使法治观念如春雨般润泽幼小心灵。这种"法律进课堂"的创新实践,不仅提升乡村儿童自我保护能力,更为试验区建设夯实法治根基,彰显"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"的时代真谛。

捐赠仪式上,承载祝福的文具与明信片在孩子们手中传递温情。稚嫩笔迹写下的感恩回信,成为城乡双向奔赴的生动见证。工作人员同步开展的访谈调研,则为活动迭代优化留存珍贵样本,构建起"实践-反馈-提升"的闭环机制。

此次志愿行动以"爱心捐赠+精准普法"的创新模式,将物质帮扶与精神滋养有机结合,在乡村儿童心中种下法治信仰的种子。这既是高校社会责任的具象表达,更是试验区建设中法治与共富同频共振的鲜活样本。

未来,法学院将持续开展"法韵木棉"系列活动, 进一步支持乡村教育和进步,为攀枝花市共同富裕试验区目标贡献智慧与力量,确保法治之光照亮乡村每个角落,共同迈向富裕的未来。

(编辑/翟娅丽;审核/张琳)

关闭窗口
栏目相关文章
· 法学院志愿者服务队入选四川省生态环境志愿行动名单
· 法学院召开2025年民族学生座谈会
· 法学院召开2025年退役大学生座谈会
· 法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开展“八项规定强作风,兰尖精神铸党魂”主...
· 法韵木棉送爱下乡,助力共富法治先行
本站热点文章